畢祿山位於台中、南投、花蓮的交界,海拔高度3,371公尺,是台灣百岳之一。從台中市到畢祿山,開車大約要三小時。
我不是一個專業的爬山者,正確上來說,我是嚴重公主病患者,所以這次爬上畢祿山真的吃了不少苦頭啊!
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登山裝備:登山包、長袖上衣、長褲、一瓶水、運動飲料、少量零食、頭燈、手套、兩摺式雨衣、一套替換衣物。
在這裡我勸大家一定一定要穿登山鞋,主要功能是防滑,不然像我一樣穿New Balance的話會摔得很慘,爬完山後我的New Balance也報銷了。
正常人去爬畢祿山的話,大約十小時應該可以完成單攻,但由於我平時甚少做運動,而且身體很差,所以整趟行程花了足足17小時,而且我是整團五人唯一一個攻頂失敗的。
一點半從T-LIFE Hostel出發,三點半到達派出所取入山證(在台灣爬山是要申請的,不像香港可以自出自入,記得登山前要先去申請喔)
清晨5時30分我們先開車到達合歡山山頂看日出,可是暈車的我早已吐到全身沒力氣,加上高山空氣稀薄,害我呼吸困難……
清晨6時40分,我們一團五人到達820林道登山口,就在合歡山隧道後面。
吃了一顆丹木斯(預防高山症的藥)後,我們便出發了。
圖為畢祿山走落差圖,一開始長達8.2公里的820林道每100公尺會有一個碑示意距離,最後到水源地我們大約花了3小時便完成,因為大部分是平路,偶爾會有峭壁需要爬繩,為了趕在中午一點前攻頂我們都加快腳步。
如果沒打算攻頂的話,我會建議大家停在水源地休息,然後再折返登山口。
(Image from http://f223211901.pixnet.net/blog/post/41556292)
真正的考驗在水源地到畢祿山的一段陡坡,雖然只有2公里,但我卻足足花了兩小時才到達10K,因為是完全沒有平路,一直都是陡坡,需要爬崖和跨過很多樹木,而且因為爬太慢一直殿後。
以下的片段是其中一個峭壁。
最後即使同行友人幫我背包包,我到一點前也沒法攻頂,只好默默的等團友下山再會合。
在準備下山時,突然間便開始下起大雨,大雨到有雨衣也會弄濕,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穿塑膠的雨衣,除了因為防不了暴雨,還很容易弄破,勾住樹枝等等。
「上山容易落山難」,下來的2公里因為太陡,加上鞋子太滑,不停的摔倒,我花了大約4小時才回到8.2km水源地,那時候已經是下午六時了,幸好水源地有很多人在紮營,我們小休了一下,天已經開始入黑,大家紛紛把頭燈拿出來。
入黑後才發現頭燈的重要性,由於暴雨加上霧,能見度下降至只有大約一米,基本上我只能見到前幾步的路,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,所以步伐又更慢了。
最後,回到登山口時已經晚上11時了 。
下山時中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,在餘下6公里的時候我開始失溫,因為那時候已經淋雨淋了大約數小時,全身發冷,朋友擔心我,於是便自行加快腳步先到登山口有訊號的地方聯絡派出所報平安,最後由於下著大雨,如果等救安人員進來的話便要一直淋著雨等,所以我們決定硬著頭皮繼續走,到達登山口後再自行到派出所洗澡、喝杯熱飲等等。
可是剛好派出所熱水器壞了,所以我們只好換個衣服、喝了杯熱飲便馬上開車回台中市了。
最後凌晨3點半終於回到T-life了!
由於裝備不足,所以這次登山之旅也受了不少傷,所以請大家記得登山前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和裝備 !!不要像我這樣,是非常危險的!
如果大家有興趣去爬畢祿山話,記得不要單獨去,而且上網前多做資料搜集,評估好狀況才好出發啊!本篇文章由娘娘提供,如果對本作者有興趣,可連結至www.facebook.com/yuinamman